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dybzwz.com
第四十九章(尼尔1900年10月5
晨,贫民窟,小可的“家”)如果说,贫民窟是拉姆市的一道创痕,那幺贫民窟的西北地带也许是这条旧伤疤最深的一段了。
这里是贫民窟的起点,也是一座见证巴伦斯堡沦陷、衰亡的墓碑。
虽然碑文已经黯淡,但
们,尤其是生于此地的
们并未忘却,这个临近拉姆市西境大门的地方曾是一个小镇,一片芬特军队的铁蹄最先践踏的土地。
尽管巴伦斯堡的
民都和这片土地上的野
一般强韧,他们也没能坚持太久。
那个时候,除了芬特之外,同时来自查隆和尼尔的进攻让巴伦斯堡无力招架。
从众志成城的坚守抵抗,再到零星碎落的各自为战。
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偌大的巴伦斯堡就被撕成碎片,瓜分完毕。
之后便是旷
持久、死伤惨烈的三国会战。
走到这一步,对这些贪婪的侵略者来说也是必然。
不过那些都和这个在战争起初就放弃抵抗,向芬特军队臣服的小镇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这个小镇的
民所遭受的苦难远比战争本身更加复杂。
投降之初,他们还算是度过了一段不那幺屈辱和痛苦的时光。
但随着战事发展,芬特
的伤亡逐步增加,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芬特军队发泄压力与仇恨的对象。
再到后来,三国的战事陷入胶着,被誉为“联邦的毒瘤”的
隶贩子在个别军官的默许和掩护下,开始在巴伦斯堡的边境“开展业务”。
于是,这里的绝大部分
民终于在失却了财富,又抛弃了尊严后,继而失去了家园。
小可和蜜儿的双亲就遭逢过这样的不幸——但幸运的是,她们俩没有。
在新生的拉姆市政府的外
努力下,一大批于战争期间“流离”至芬特境内的巴伦斯堡公民被“遣返”回拉姆市。
小可和蜜儿就是在这些
重返故乡后出生的。
推开残破朽烂的木门,一缕灰尘从门板上方落了下来,蜜尔不禁感慨。
这扇破木门的用料,取自蜜尔和小可原来的家——一间用木板拼凑搭建而成的棚户。
“原来她还留着。
”蜜儿不禁忆起幼年时遇到的一场大火。
“那以后,就剩下这个了。
”在那场大火中,年幼的她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住处。
蜜儿的父亲和小可的母亲不幸遇难,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