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dybzwz.com
,但又遇到两次丁忧,更多的时间却还
是赋闲在家。
天启四年,乔应甲贿赂东林党谋士汪文言、魏大中再次起复担任南京都察院
副都御使。上任后,座位尚未坐暖,乔应甲就连上十几道奏章,把东林党从李三
才、赵南星到高攀龙、魏大中统统弹劾了个遍。阉党借机打压东林党。
天启五年,击溃东林党后,阉党酬功,乔应甲以御史大夫的阶位巡抚陕西。
赴任之初,六十六岁才位列封疆的乔应甲,雄心勃勃的想在陕西任上积累政
治筹码。
上任伊始,乔应甲就对陕西官场进行了严搜括,清透支,儆官邪,绝贿赂等
整治吏治举动,只不过将整个陕西官场搞得是官不聊生。
由此得罪陕西官场,他乔应甲除了拥有一支护卫巡抚安全的巡抚标兵外,却
并无真正的巡抚属官。接着整个陕西官场都开始抱团,与他的巡抚衙门相对抗。
在各级官吏纯熟的阳奉阴违之下,乔应甲的巡抚衙门对陕西各处官府已然没
有任何掌控之力。
听完田尔耕的叙述,朱由校真是心若死灰。
这大明官员,竟然为了党争,为了争权夺利竟然
民造反,鼓动兵士造反。
真是荒唐可笑之极。
若不是他收服田尔耕,极有可能,乔应甲便要被枉杀了。朱由校顿时意兴阑
珊,如此说来,乔应甲当是一名清官、直吏、能臣?
乔应甲这事,明面上看,是大明吏治昏聩,其实,乔应甲只是一个缩影,反
映的乃是明朝廷的腐败已然超乎想象。
而这些帝国蠹虫能够轻松成事,却也体会出这农税之残酷。
陕西行的是洪武爷定的一亩五升二合五勺(一亩一石二斗左右)的税赋。在
这个时代,一般上好的良田一亩大约能产一石五斗糙米。一石糙米值多少银子呢?
一般青黄不接之时,粮价会贵些。那时一石糙米大约能值一两多银子。而丰
收收粮之时,一石糙米最多也就能值五、六钱银子。
自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后,大明现在的税收是以收银为主。
秋粮上市开始征收秋税。那时可正是粮价最低之时。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
所获最终却大多用来
税,残存的一点粮食也完全不够来年的
粮,这让农民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