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dybzwz.com
程宗扬打开折扇,慢悠悠扇着,“说吧,你们开出什么条件了?”
“金丝!”
已死老僧张开一只手,然后屈起三根手指,“二钱!”
“袈裟!”
又屈起一根手指,“一件。”
已死老僧五指猛然张开,“布鞋!五双!”
接着两手全部摊开,“布袜!十只!”
“出去!”
“小施主何必拒千里之外呢?”
“五双鞋袜,一件破袈裟,就想换十方丛林的传世法衣?”
已死老僧急道:“还有金丝!”
“二钱你也拿得出手?加起来值一吊钱吗?我给你翻一倍!两吊钱!有多少我买多少!”
“阿弥陀佛,”
已死老僧愁眉苦脸地说道:“施主就念在老衲是出家的份上,高抬贵手吧。”
程宗扬露出一副懒得跟你扯淡的神,扬起脸“哗哗”摇着扇子。
已死老僧絮絮说了半晌,无非是出家子清苦,手里没钱,五双鞋袜,一件袈裟也不算很少了。
程宗扬忽然道:“你们叵密怎么和龙宸勾搭到一处呢?”
已死老僧长叹一声,“此事那可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啊……”
当大孚灵鹫寺的一世不拾大师缔造十方丛林,佛门诸宗原本是乐见其成,但随后十方丛林对佛经本义的解释,却引起轩然大波。不拾大师一手厘定的经义中,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解释为三位一体;把极乐世界解释为天堂,认为凡信奉佛经本义的,都会成佛进入天堂,得到永生,不信奉佛经本义者,都会堕入地狱;又把割饲虎解释为佛祖以身和鲜血为类赎罪,甚至更进一步提出原罪。
这些改动还都在佛门经义的争论之内,可紧接着一世不拾大师又把佛门戒律修改为十诫。第一诫以“佛祖之外再无真理”来解释“不二法门”还好说;第二诫“不立佛像”,佛门诸宗大多不以为然,不过有禅宗的不立文字在先,佛门又不拘泥于身外之物,对此只是皱眉而已。到了第三诫“不可妄称佛祖之名”,就连最宽容的佛门宗派也无法接受,要知道念诵佛祖之名本就是佛家修行法门,那句“阿弥陀佛”,世间任何一个僧都整挂在嘴边。
第三条诫律一出,不仅丛林诸庙,连大孚灵鹫本寺僧侣对此都议论纷纷。这样强大的压力之下,一世不拾大师也难以一意孤行,最后把“佛祖之名”定义为本名“释迦牟尼”,其他勿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