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dybzwz.com
,在大明朝的权力架构之下,王振和内阁、外朝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哪怕他不是穿越过来的,也能从耳濡目染中得到这样的结论,那就是王振和自家祖父的关系肯定糟到了极点。
父死子继,这种恩怨继承的关系在封建年代极其平常,杨尚荆很有可能会成为王振发泄不满的出气筒,只因为他是杨荣的孙子。
看着杨尚荆的表,忠叔也就不再说话了,等皇帝的仪仗一过去,立即驾着车往家里赶。
因为礼制的问题,这宅子并不是杨荣生前住的大学士府邸,而是一个小套院儿,不过里面修葺得十分的豪华,服侍杨尚荆的那两个侍不说国色天香吧,也是花容月貌了,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别有一番韵味,随便拉出去一个,都能做一般小地主家的闺秀了。
忠叔把杨尚荆送回了后宅,吩咐着出来迎他的侍:“知琴,去吩咐厨下,给少爷熬点燕窝。”
这个叫做知琴的侍微微一福,然后小步快走,去了厨下,忠叔则带着杨尚荆进了卧房,杨尚荆打量了一下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叹了气:“等下还要麻烦忠叔去翰林院递个条子,我这身子还有些不适,只怕明无法去翰林院当值了。”
他不去当值的,当然不是什么身体问题了,实际上是因为记忆问题,现在他继承了原本杨戬的记忆,但是翻阅起来就像翻书一样,到了翰林院那样一个之乎者也的地方,一开一脸懵……容易翻车啊。
“些许小事,少爷不必挂怀,只是请个三五的假期,倒也不算什么。”杨忠笑着摆摆手,一脸的不以为意,“少爷还是好好歇息罢,可千万不能病倒了。”
说话的功夫,另一个叫做明棋的侍端着茶水走了进来,忠叔看了看,觉得没什么事儿了,这才起身告辞:“老仆这就安排去翰林院递条子,碍不了事儿的。”
看着忠叔的背影,杨尚荆就有点儿迷茫,听忠叔说话的语气,就仿佛翰林院是自家开的一样,几天不去坐班也无所谓,这套路……有点儿不对啊。
然后他就想起来了,自家祖父在生前,有一段时间执掌过翰林院,三杨内阁哪怕内部有一点儿小矛盾,但总体上还是一体的,而翰林院也是宦官一般不进去的地方,所以现在里面肯定都是些杨荣早年的门生故旧,自己这个杨荣的嫡次孙想要歇几天……还真就不是个事儿。
于是乎,杨尚荆就在家里歇下了,一边整理记忆,一边寻找着原本记忆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