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截图保存本站发布地址:www.dybzwz.com
“呵呵,我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真的…真的非常有趣…”我应道。
。
“你想想看唷,如果假设一年从澳洲运500万吨铁砂到中国南方港──大概跟从黑德兰港运铁砂到高雄差不多──单程距离大约2500海浬、大约10天即可抵达…”尚文进一步说明他的构想道:“二次世界大战最有名、生产了2700多艘的自由,原始设计早在1930年代初期就出现了。每艘自由约可以装载1万吨上下散装货物,如果有30艘自由、每趟载运1万吨,每艘船每年来回跑10趟,一年就是300万吨矿砂。”
“呵呵,这样远远超过那个年代港装卸能力吧?”我质疑道。
“如果用那个年代码力装卸方式当然不可能”尚文笑道:“但我们从今天回看过去,已经知道后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再逆推符合那个时代条件的解决方桉就没有那么困难。”
“这样说似乎也很有道理…”香澄道。
“不然妳原本怎么打算去海南岛产出460万吨铁矿砂?”尚文反问道:“多好办事,找个几万去开矿吗?”
“一个一天大约可以挖两吨矿石”香澄回答道。
“挖两吨我相信,但是问题会在装卸速度…”尚文解释道:“理论上找1万去开矿,每个1天挖两吨,1年下来是可以挖400万吨矿石…但是当妳找了1万挖矿的时候,这些的移动动线,如何让他们挖好矿再送到火车边上、倒进火车,就会是大问题。一开始可能轨道距离矿体还不远,但愈挖就会离火车愈远,速度就会愈来愈慢。最后可能是挖掘速度不变,但装载上车的速度变得很慢。妳光是要让1万上山下山、吃饭拉屎就都会是大问题。”
“那要怎么办?”香澄反问道。
“那就要问旁边的同学了…”尚文转过问旁边的映涵道:“1920年代有什么可用的机器?或是我换个方法问,有什么今天矿山上面用的机器设备,对1920年代来说是可行的?”
“啊?”魏映涵原本大概以为自己今天只是跟着杨梨君来打酱油凑热闹的,没想到被点名回答。她停了半晌道:“其实我们现在各处工地可看到的挖土机早在十九世纪初期就发明出来了,而现代标准型式的、有一隻手臂、履带推动、机台可360度旋转的挖土机,在1884年就已经商品化,只是当时是蒸汽式的挖土机,一台就几十公尺高,很不灵活,但是在开通巴拿马运河时就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今天见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